研究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交流 >> 正文
济南市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年度质量发展报告
发布时间:2022-12-06 发布者:郑希江 浏览次数:

济南市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年度质量发展报告

1.基本情况

1.1 规模和结构。

2020年,原“莱芜市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职业教育集团”与“济南市汽车工程职业教育集团”合并更名为“济南市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职业教育集团”。在济南市教育局等部门的的关心和指导下,职教集团在教研教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集团的内涵建设得到进一步深化。

教集团自成立以来,发挥集团优势,加快资源整合,在汽车专业规划与建设、课程体系开发与教师实践、中外合作办学等方面联合共建,凝结了丰富的教育教研成果。

本着“三分理论,七分实践”的原则,和企业联合按照以4S店车间为背景的工作情景开展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利用案例、项目、行动导向等教学方法和“混合式教学”法来实施教学。截止到目前,团队成员申报和完成汽车专业相关课程改革项目9项,其中省级项目2项,院级课题8项。发表相关论文10篇;积极与企业沟通,结合专业课程开发适合企业需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合理构建学习领域,连续三年修订汽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并通过专家验收。

集团成员单位聚焦新形势,围绕发展大局,解放思想求创新,深化改革去顽疾,各成员单位均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山东昊宇车辆有限公司也是原莱芜市第一家整车生产企业,是市委市政府重点支持的骨干项目,山东省重点支持的成长型企业,拥有国家发改委批复的专用汽车、低速汽车等纯电动仓栅车、纯电动厢式运输车等各类车型20余款。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卡车股份有限公司是最早加入莱芜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职教集团的企业之一,作为中国重型卡车第一品牌的中国重汽,始终坚持坚持自主创新,大力实施技术领先战略,成为连续多年稳居同行业前茅。

为积极贯彻《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精神,立足学院实际情况,积极拓展产学研结合渠道。学院积极与济南市理工中等专业学校、莱芜技师学院开展校际合作,实行教育资源共享。 近年来为行业企业特别是校企合作单位提供技术支持200多次;对、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失地农民技能培训、及成人继续教育等各类培训达50人次以上。

通过聘请产业主管部门领导和骨干企业专家、高管,成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对我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工作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依托区域内的骨干企业,在莱芜区建立了18家设施先进、管理规范、有利于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同时加大了校内实训条件的建设投入,使每个专业都有比较稳定的校内实习实训场所,进一步改善了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条件。

1.2 设施设备。

结合“教学做一体化、工学结合”要求,按照“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的 7S 管理标准进行管理。我院汽车相关专业成了 12 个校内实训室,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到700余万元。拥有100多个实习工位,一年来新进迈腾B8、比亚迪秦PRO混合动力汽车及配套实验实训设备,基本满足了本专业的教学需求。新建了1个校外实训基地,完善了以生产性校内实训中心建设和以顶岗实习为主要功能的校外基地建设。同时与中国重汽集团莱芜新能源产业基地的合作正在扎实推进中,在人才培养、实习实训、技术创新、高质就业等方面深入探讨和深化合作,不断调整优化用人模式。下一步引进重汽实验教学设备,扩充专业教学手段。

1.3 教师队伍。

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事关学校发展的基础性、关键性工作。积极做好青年教师引进及培训工作,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为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健康发展提供专业化服务与支持。先后培养出专业带头人 3 人、骨干教师 5人。涌现出院级青年技能名师 1 人。落实了“双师型”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启动了专业名师建设计划、专业教师与行业企业专业人才互聘计划,校企共建了1处“山东省汽车见检测与维修双师教师培训基地”。全面执行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轮训制度、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建设期内每年安排至少专业群内10名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或者行业企业组织的专业培训。实施企业顶岗锻炼制度 ,落实“教学型教师”的再培养,安排“教学型” 教师去企业轮岗培训,通过实践体验职业环境、提高操作技能。2020年专业生师比达到13.08:1,双师型教师比例100%,专兼职教师比例1:1。其中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达到88%。

2.学生发展

自2010年以来参加各类大赛,如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二等奖5次、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排除”竞赛三等奖3次、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学生组)“新能源汽车技术与服务赛项”竞赛项目二等奖、“北汽新能源杯”和“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等。

2020年10月-2021年8月,学生参加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电动汽车设计大赛及智能汽车设计大赛等项目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5项;获得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新能源汽车维修赛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相比2019-2020年度,学生参加技能竞赛获得奖项增加80%,竞技水平提高明显。

2.1.2学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取情况

集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建立专业调整机制,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进行专业调研,进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引进德国汽车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开办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中德诺浩班,推动汽车专业建设上档次。积极参与“1+X”证书制度,构建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改革,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从2020年10月-2021年8月,有60名学生分两批考取了商用车营销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有30名学生考取了智能新能源汽车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高级),参与考核人数和通过人数均比上一年度增加了近50%。另外,还有40多名学生通过了高级汽车检验维修工、高级电工、高级焊工等职业技能鉴定,取得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通过人数比上一年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2.2 就业质量。包括就业率、对口就业率、创业率等数据及与上一年度相比的变化情况。

集团坚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落实双主体育人责任,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和培训就业体系互动发展,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对口就业情况进一步得到改善。

2021年集团有近500名毕业生进入相关校企合作企业实习,在实习结束后的签约率在60%左右,比2020年提高约10%;另有20%的学生进行自主择业,10%的学生自我创业,从相关统计数据来看,自我创业的同学比例比2020年提高5%左右,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同学们在学校的学习提高了自身的整体素质;最后还有接近10%的同学选择专升本进行进一步深造,这一数据比2020年也略有提高,证明了越来越多的同学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将来有更多的偶同学能够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做出更好的选择。下图为部分学生就业情况安排表。

3.质量保障措施

3.1 专业(群)布局。

济南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职业教育集团汽车技术服务专业群已初步建立了完善的、覆盖汽车后市场岗位所需的专业群架构。近年来随着汽车后市场岗位需求的不断发展,该专业群架构需相应调整。按照“工程对象相同、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紧密分析和围绕汽车后市场产业链岗位所需,契合产业发展需要,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建立与市场需求挂钩的调整机制,2021年按照要求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名称调整为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并积极申报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

学院一直坚持“服务济南、辐射周边,工科为主、多科并举”的办学定位,形成了“校企一体化办学,双主体多模式育人”的办学特色。2019年,中国重汽百万整车整机绿色智造产业城项目落户莱芜区,为双方展开合作提供了历史机遇。在莱芜区有关部门推动下,校企双方友好磋商,我院与中国重型汽车集团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开启了正式合作,成立重汽订单班,合作开展订单培养,并列入2021年招生计划。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培养、共享资源,学生毕业即到企业上岗,形成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特色。

3.2 质量保证。

济南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职业教育集团按照学院要求持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依托《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推进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实施方案》,初步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办学质量观和质量评价标准,在汽车专业构建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质量监控评估体系。其中8门专业课程作为首批试点课程纳入质量监控平台。2021年持续推进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推进第三方评价。积极开展汽车运用与维修(含智能新能源汽车技术)1+X等级证书培训考核工作。推行培训与考核相分离的考核模式,发挥考试对培训的监督和约束作用。借助超星平台对汽车专业部分专业课程为试点实施教考分离,再逐一推广到其他专业基础课程直至所有专业课程。有效推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济南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职业教育集团持续推动各个项目建设,提升教学质量。积极参与各种平台的教学改革,如混合式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诊改,依托各个智能化平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2021年,教学团队申请教学改革项目和科研项目5项;发表科研论文4篇;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国家级职业岗位精品课6项。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2021年获得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五项。

3.3 落实教师培养培训情况。

2021年全面落实“双师型”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启动专业名师建设计划、专业教师与行业企业专业人才互聘计划,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建成一支结构合理、善教学、强科研、能服务的一流师资队伍。2021年教学团队按照上级要求完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组织的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暨师德师风建设专题网络培训;全员完成济南市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网络课程。选派青年教师参与省级培训项目。

4.校企合作

4.1 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1、探索全方位校企合作,提升合作品质,与中国重型汽车集团等企业建立更加密切的合作关系,继续加大人才培养、技术培训、 技术服务等项目的合作。

进一步探索产教融合,提升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构建“生产示范、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社会服务”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平台。

通过校企专业共建,资源共建,深入探索“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校企一体化育人” 的人才培养新路径,实施工学交替、学做一体的培养模式,将“工匠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岗位能力需求的“无缝对接”。

4.2 学生实习、实训情况。

积极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加强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制定了机械与汽车工程系学生《顶岗实习实施方案》,选择企业指导教师,通过学生顶岗实习、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教师技术服务、派驻科技特派员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校企联系越来越紧密,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也逐渐走向注重过程管理和实习结业考核的规范管理。

4.3 职教集团(联盟)发展情况。

为积极贯彻《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精神,立足学院实际情况,积极拓展产学研结合渠道。

1)通过聘请产业主管部门领导和骨干企业专家、高管,成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对我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工作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2)依托区域内的骨干企业,建立了18家设施先进、管理规范、有利于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同时加大了校内实训条件的建设投入,使每个专业都有比较稳定的校内实习实训场所,进一步改善了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条件。

序号

基地名称

地 址

是否有协议

1

广源汽车修配有限公司

钢城区永兴路087号

2

山东昊宇车辆有限公司

莱芜高新区汶河大街10号

3

莱芜鑫诚汽修厂

莱芜雪湖大街8-1号

4

莱芜三利汽车修理装具经营部

莱城区北埠粮油市场

5

莱芜欧亚汽车维修有限公司

莱芜区长勺北路129#

6

莱芜亚东汽车修配有限公司

莱芜区龙潭东大街(吕花园工业园)

7

莱芜三小轿车修理厂

鹏泉东大街002号

8

莱芜区交运集团长运修理厂

莱芜区汶河大道206号

9

莱芜大众轿车修配有限公司

莱芜区北坦路1号

10

莱芜区交通局汽车检测中心

汇源东大街079号

11

淄博安燃汽车服务中心

淄博市鲁中二手车市场

12

莱芜区顺昌汽车修理厂

莱芜区北坦路10号

13

莱芜国利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莱芜区长勺北路163号

14

莱芜威美万豪汽车修配有限公司

莱芜区长勺北路芝景街西首

15

济南市莱芜区途润汽车维修服务中心

济南市莱芜区西秀大街

16

济南市莱芜区车怡升维修服务中心

济南市莱芜区万福路

17

济南市莱芜区佳玉汽车维修中心

济南市莱芜区都市花园143号

18

山东同济汽车贸易服务有限公司

济南市莱芜区长勺北路1009号华贸汽车园

3、积极融入产业,每年所有的专业教师利用节假日到企业进行不少于一个月的企业顶岗。通过“顶真岗、真顶岗”,不仅感知了企业文化,熟悉了企业的生产运营情况,更在一线岗位上学到了很多实践技能,有力推动了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4、积极响应企业需求,参与企业的创新发展,已经申请发明专利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同山东瑞青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了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瑞青汽车空调节能实验室。实验室已取得丰硕成果,相关专利正在申请中,研究成果正在转化中。

5.社会贡献

1)以校企合作为纽带,以发展学生的实践技能为出发点,与山东昊宇车辆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成立了由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从专业建设规划、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建设、兼职教师聘任、顶岗实习等方面指导专业建设。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加大人才培养改革力度,探索形成了“职场体验→实境训练→顶岗历炼”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模块化、阶段式、开放型”的教学模式。随着汽车行业岗位需求的不断发展,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紧密分析和围绕汽车后市场产业链岗位所需,契合产业发展需要,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建立与市场需求挂钩的调整机制,全方位进行职业素质培养,实现校企人才共育,实现了学校教学与社会行业的有效对接,满足了济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

2)走出去,对口支援相关兄弟院校。

学院积极与济南市莱芜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莱芜技师学院、济南市工业学校等结成帮扶对象,开展校际间的帮扶活动,实行教育资源共享,每个学校每年进行2次教师支教、教研帮扶等活动。(证明)

3)托专业优势,积极进行社会服务。

始终坚持围绕行业、产业发展需要,加大社会服务工作力度,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1)多次举办了现役士兵(96117部队)及退役士兵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培训;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失地农民技能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培训及成人继续教育等各类培训达1000人次以上。

(2)3名教师被莱芜市科技局选派为企业科技特派员。积极参与企事业单位的技术攻关项目,通过科研合作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为企事业发展和创新提供智力及技术支持,先后与山东昊宇车辆有限公司、莱芜大众汽车修配有限公司等十多家企业在真空助力制动、发动机正时工具等方面开展横向联合,共同进行技术攻关,为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并积极为企业上报技术创新项目做好查询、整理、服务等工作,提高申报项目质量。为企业进行技术服务近20项。王立功老师参加济南都市广播《娜洋说车》,有力的传播汽车文化,扩大了学院的影响力。

6.履职履责

2021年,我院委派机械与汽车工程系主任房玉胜同志带领教务处、汽车教研室几位同志对济南市境内的汽车制造、维修企业、大中专院校进行了调研,与各家企业相关负责人,各院校分管校长在职教集团的合作上进行了广泛沟通,达成了共识。此次调研成果丰硕,大家积极响应,热烈支持莱职院牵头的职教集团的成立,同意在各方面寻求合作,并愿意承担集团的相关责任与义务。此次调研共走访了25家企业、学校,行程2000余公里,花费费用五千多元。

7.特色创新。

7.1办学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和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文件精神,职教集团积极探索创新产业学院办学模式,产业学院是一个跨界组织,兼有高校优质资源与企业优质资源,不但有众多高端的人力资源、知识资源,还有先进的机制资源,这些为产业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准备了充足的物质基础。产业学院具有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一方面,可以发挥产业学院中企业在实践育人前瞻性优势,不至于让学生学习一些过时的或者面临淘汰的知识或技能。另一方面,产业学院紧跟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供需变化,调配产业学院的资源、确定发展方向,最大限度地发挥产业学院在课程设置、科研项目和社会服务上的关键作用。产业学院按照市场经济状态下组织机构运行的规律,减小运营成本,减少不必要的行政环节,充分发挥产业学院企业属性优势。

1).与莱芜华贸汽车有限公司合作依托学院原有的汽车实训中心,成立了华贸汽车服务中心,为人才培养提供真实的企业环境,促进学生快速成长,实现学生向员工的转变。

2).实行校企合作教学,按照中德诺浩教育投资有限公司方案进行了汽车实验实训室和汽车营销实训室的改造,目前实训室改造已完成,并已经投入使用。教学过程采用基于KTS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采用工作行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实习就业前,中德诺浩会派专门指导老师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合格后才可对接企业。目前第一批学生已就业,遍布济南奔驰、奥迪、凯迪拉克等高端4S店。

3)同山东瑞青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了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瑞青汽车空调节能实验室。实验室已取得丰硕成果,相关专利正在申请中,研究成果正在转化中,提高了教师科研能力。

案例1.共同成立产业学院,创新职教集团办学模式

2020年,我校与新优曼宁(山东)教育集团有限公司共建中德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双方共建中德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引入德国“双元制”校企合作模式,开展专业共建、人才共育、学术及技术交流、企业员工培训、学校师资培训、国际证照考取、中德中小企业科技产业园共建等方面的合作。成立产业学院工作组,共同商定产业学院的运营管理办法和管理模式,处理产业学院合作办学过程中的相关事宜。共同开展专业调研,重点面向德资企业,按照企业岗位标准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采取订单培养模式开展教学。定期开展中德新技术、新工艺国际交流研讨会,开展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技术合作,将最新的工业技术转化为课程资源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符合企业需求的活页式教材,不断提高育人水平和质量。

根据《关于实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建设计划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学校立足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双赢”原则,实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校企共同育人机制。完善管理机制,明确校企双方职责、分工,推进校企紧密合作、共同育人。实施招生与招工一体化。根据合作企业需求,与合作企业共同研制招生与招工工作方案,实现 “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深化“理实一体、项目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校企合作框架下,依据中德诺浩成熟教学模式,根据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企业工岗位标准需要,共同研制专业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等,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

案例2.引进德国汽车职业教学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借助与中德诺浩(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办学及与汽车修配企业的合作,并根据我校师资、设备等实际情况,与德国F+U萨克森职教集团、中德诺浩(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引进德国汽车职教模式,采用“两校三方”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采用“双元制”职业教学模式,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现代汽车企业所需人才。运用德国先进的教学、科研与管理模式,引进德国原版课程资源并本土化创新。本专业2018年首次招生,2021年毕业全部按照签约协议实现100%就业。

F+U萨克森职业培训学院Marcel Bitschnau先生与李维运院长共同为基地揭牌

2018级中德诺浩学生就业

服务创新,不断扩大集团影响。职教集团的社会服务能力是考核评价集团工作的一个主要依据,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统计平台将社会服务作为重要的统计指标,分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社会培训、技术服务、文化传承、技能鉴定与竞赛5个一级指标,职教集团的服务性主要是从利于国家和区域发展的角度,做好沟通协调工作,打破集团“集而不团”的障碍,真正将各成员单位团结起来,共同努力为经济发展做贡献。1.资源互惠共享创新:职教集团共享的资源包括生产实训设备、相关产业信息、汽车维修规范标准、专业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等。有技能鉴定能力的院校和企业为其他企业员工和集团院校学生提供技能鉴定服务,实现技能鉴定机构设备、鉴定工种及级别等资源共享。院校教师根据研究需要,到具有先进设备企业做研究,实现先进设备共享。在现代学徒制以及订单班的学生培养中,企业与学校根据现实需求共同商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此方案适用于学生在校理论学习以及企业的实习实训,实现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共享。2.人才互帮互助创新:企业派大国工匠、技术能手到院校指导教师及学生实操训练,院校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并参加企业的研究项目,校企互派的方式将高深的理论与车间实际生产结合,既克服了院校教师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又补充了操作人员理论研究不深入的缺陷。院校根据企业对员工技能需求和员工个人自身发展的要求,开展新职工岗前技术培训、理论知识指导等。根据实际需要,院校间互相邀请资深教师授课,将各学院的特色互相传扬,极大地发挥了优势。企业联合共同解决技术难题,各企业擅长的方向不同,共同讨论研究利于攻克技术难关。

案例3.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创新职教集团服务模式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实训基地是山东省机动车维修检测人员从业资格培训考试中心,先后为莱芜开展汽车维修工岗前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及现役和复员军人汽车维修技能培训。举行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失地农民技能培训及退伍军人、成人继续教育等各类培训16次,培训人员500人次以上。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和技术服务,支援莱芜市职业中专、莱芜技师学院、临沭职业中专汽车维修专业建设及专业教师技能培训。3名教师被莱芜市科技局选派为企业科技特派员。2020年我院汽车技术服务专业群带头人王立功作为济南广播电视台路中传媒中心的特邀嘉宾参加《娜洋说车》节目组的直播服务。教学团队每年为企业开展技术培训累计1500余人次,为企业进行技术服务近20项;连续5年承担莱芜市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技能大赛。莱芜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职教集团成员单位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卡车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重型卡车第一品牌的中国重汽,始终坚持坚持自主创新,大力实施技术领先战略,成为连续多年稳居同行业前茅。山东昊宇车辆有限公司是山东省重点支持的成长型企业,拥有国家发改委批复的专用汽车、低速汽车等纯电动仓栅车、纯电动厢式运输车等各类车型20余款。是最早加入的企业之一,职教集团与这两家企业在资源共享和人才互帮互助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同山东瑞青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了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瑞青汽车空调节能实验室。实验室已取得丰硕成果,已经取得发明专利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一项。相关专利正在申请中,研究成果正在转化中。

技术支持和社会服务

王立功老师(右一)参加济南广播电视台直播服务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针对职教集团(联盟)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集团运行多年来,大家对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有许多思考。不论是原先的莱芜市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职教集团还是区划调整后的济南市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职教集团在运行过程中都发现了许多突出问题:

①体制机制

体制机制建设不够完善,职教集团运行不利。学院两次牵头莱芜市、济南市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职教集团,运行过程中发现各种工作的推动异常困难。特别是集团内的高职院校对于集团发出的需要统计、调研、咨询等的函件几乎从未及时回复,甚至有些院校从未回复。我们分析原因是职教集团没有相关的奖惩举措。好像整个职教集团的运行就是牵头单位的事情。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是我们建议市教育局出台相关的奖惩办法。

②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流于形式。集团宗旨中的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有很多具体内容。但目前的校企合作基本上仅仅是局限于学生到集团内企业单位顶岗实习和企业用工。企业高水平技能人才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人次数很少,校内生产性实训效果大打折扣。建议上级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激励院校大量聘请企业高水平技能人才到校指导实训教学,大幅度缩短院校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过渡期。

③社会服务

目前院校很难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与企业合作进行技术攻关更是纸上谈兵。原因是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大部分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学生到教师的成长轨迹,大部分教师都没有汽车制造及汽车后市场企业的工作经验,不熟悉企业工作流程。建议上级单位加大专业教师企业顶岗后返校的考核力度,实现专业教师真顶岗顶真岗。逐步培养出真正的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莱芜高新区山财大街1号;电话:0531—76267637  传真:0531—76268816
Copyright 2022 版权所有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Copyright 2022 版权所有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鲁ICP备05044317号
鲁公网安备 37129002000009号